发布时间:2025-11-11 23:10:43
作者:小编
阅读:
扭矩传感器作为工业测量核心部件,其日常保养需聚焦机械防护、环境管控、电气维护三大维度。通过规范轴承润滑周期、控制温湿度波动范围、强化电磁屏蔽措施,可有效降低零点漂移、信号失真等故障风险。定期校准与同轴度校准是保障测量精度的关键技术手段。

轴承润滑周期管理
扭矩传感器核心传动部件依赖轴承实现低摩擦运转。建议采用含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的深沟球轴承,每半年补充高温润滑脂。操作时需打开两端轴承盖,使用专用注脂枪将润滑脂注入滚道,避免过量填充导致密封失效。
轴系过载防护体系
在动力传输链中,瞬时过载是导致弹性轴断裂的主因。建议安装摩擦式扭矩限制器,设定值控制在传感器额定扭矩的1.1倍。当负载超过阈值时,限制器通过摩擦片打滑切断动力传输,防止结构损伤。
联轴器动态补偿机制
刚性联轴器易引发附加径向力,建议改用聚氨酯梅花联轴器。该结构通过弹性元件吸收轴向位移,补偿安装误差。需定期检查橡胶件老化程度,发现裂纹立即更换。
温湿度控制矩阵
传感器内部应变片与弹性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会导致惠斯通电桥失衡。建议将工作温度波动控制在每小时5℃以内,远离蒸汽管道等热源。在潮湿环境(相对湿度>60%)中,需加装IP67防护等级外壳,内置硅胶干燥剂并每月更换。
电磁干扰屏蔽技术
强磁场环境会破坏磁电式传感器信号输出。建议采用坡莫合金屏蔽罩,其相对磁导率可达10000以上。对于压电式传感器,需在信号线中串联限流电阻,抑制静电脉冲。

电源质量优化方案
选用带过压、过流保护的直流电源模块,在供电线路前端串联磁环滤波器。该组件可吸收高频干扰,配合TVS二极管形成双重保护。接线端子需每季度用导电膏处理,防止氧化层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信号传输规范
采用RVSP屏蔽双绞线传输模拟信号,外层加装金属波纹管保护。屏蔽层必须与电源公共端连接,形成完整接地回路。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0mA以内,避免信号衰减。
零点校准技术
使用专用软件在无负载状态下进行零点归零。对于存在温漂的传感器,可采用双电桥补偿法,在主电桥旁并联温度补偿电桥,通过热敏电阻实时修正输出。
同轴度检测标准
安装时使用百分表校准动力源、传感器、负载的轴线同轴度,偏差需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预留间隙避免热胀冷缩产生的附加应力。
振动隔离方案
在传感器基座与安装面之间加装丁腈橡胶减振垫,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高频振动环境,建议采用空气弹簧隔振系统。

扭矩传感器的可靠性取决于"机械-环境-电气"三位一体的维护体系。通过建立润滑周期表、温湿度监控日志、电磁干扰地图等工具,可实现预防性维护。技术人员需掌握双电桥补偿、同轴度校准等核心技术,构建从安装调试到日常巡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Q1:扭矩传感器输出信号波动大如何处理?
A:首先检查供电线路是否存在电磁干扰,使用示波器观察电源纹波。其次校准传感器零点,最后检查联轴器同轴度是否超标。
Q2:润滑脂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
A:需根据工作温度选择润滑脂类型,高温环境选用全合成锂基脂,低温环境采用钙基脂。避免混用不同品牌润滑脂导致化学反应。
Q3:传感器安装方向有要求吗?
A:水平安装时需确保轴向无附加载荷,垂直安装时需考虑重力对轴承的影响。两种方式均需预留热膨胀间隙。
Q4:如何判断传感器是否过载?
A:观察加载后零点是否归零,若存在残留扭矩值,可能发生过载。拆下传感器检测弹性轴是否有永久变形。
Q5:电磁屏蔽罩需要定期维护吗?
A:需每半年检查屏蔽层完整性,发现破损立即更换。对于强磁场环境,建议每年进行屏蔽效能测试。

电话020-85262155
邮箱sales@omgl.com.cn